為什麼會有耳屎? 乾耳垢、溼耳垢,甚麼情況下要清潔耳朵

聽力不良居然會是因為耳屎過多? 

歪個頭一大塊耳垢就掉出來是正常的嗎? 

醫師常常告誡說不要自己去挖耳朵,那到底甚麼狀況才需要去清耳朵,怎麼清潔耳道才安全呢?

耳垢的產生

耳垢(俗稱耳屎)是由外耳道內腺體生成的蠟狀物質,英文稱為Earwax (耳蠟)。這種蠟狀物質會覆蓋在整個外耳道上,摸起來有點油油黏黏的。

耳垢的功用是在保護我們的外耳道,包含保持外耳道的濕潤、預防感染、與減少外部的灰塵、懸浮粒子、或其他異物等深入我們的耳朵。耳垢的蠟狀特性會沾黏包覆皮屑與這些微小異物,慢慢地移動到耳道開口處,乾燥後就自然地掉出我們的耳朵。如果耳垢分泌不足的話,你的耳朵則可能有乾、癢等症狀,也更容易遭受感染。

所以保有適量的耳垢是人體的自然保護機制,正常情況下都不建議特別去清除,那麼到底甚麼情況下應該清潔耳垢呢?

耳垢堆積與堵塞

耳垢生成量的多寡與特性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,包含種族、基因、環境、飲食、年齡、生理狀態等。

耳垢堆積堵塞常有的症狀包含:

  • 耳朵痛
  • 耳朵悶塞感
  • 耳朵內有異音
  • 聽力減損
  • 眩暈
  • 咳嗽

以下嚴重症狀代表可能耳朵已受感染

  • 嚴重疼痛
  • 液體或膿流出
  • 異味
  • 發燒

以上症狀也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造成,如果您有上述病症,還是建議您找耳鼻喉科醫師看診治療。

所以甚麼情況容易造成耳垢的堆積與堵塞呢?

造成耳垢堵塞最常見的因素其實是人為因素:使用棉花棒清潔或掏耳朵。

當我們使用棉花棒掏耳朵時,容易刮除掉表面的耳蠟,造成外耳道原有的保護機制失效,異物皮屑等更容易直接掉入耳道深處,且因棉花棒體積較大,也同時會將部分耳垢推往耳道深處造成堵塞,而棉花棒本身棉屑也可能掉落造成耳道內刺激發癢甚至感染。

長期使用助聽器、耳塞、耳機也容易造成耳垢的堆積阻塞;部分的人也會因環境或先天因素分泌過多的耳垢。

乾耳垢還是濕耳垢

濕式耳垢主要是因為分泌的脂類成分較多造成耳垢較為黏稠。

撇除環境和飲食的因素,你的耳垢偏乾或偏濕其實主要取決於你的基因。亞洲(尤其是東亞)人多為乾型耳垢,而歐美及非洲後代則多為濕型耳垢。

常見耳朵清潔器具

棉花棒

常見的家用耳朵清潔用品(挖耳垢、清除耳道內水分),卻也是常見造成耳垢阻塞的元凶,因為棉花棒體積較大,較容易將部分耳垢往深處推擠,棉花棒頭本身也可能掉落棉絮在耳道內。

耳扒棒

常見的家用及專業用耳垢清潔工具,有多種不同造型,透過刮除的方式將耳垢挖出。因頭部通常較為堅硬,且須深入耳道內使用,有可能刮傷耳道或耳膜。

鑷子

一般醫療院所常見耳垢或異物清潔器具,較適用於清潔少量且偏大型異物。

吸管

電動吸引器是耳鼻喉科醫師常用耳道清潔器具,透過機器負壓的吸力,連結使用細長的吸管深入耳道內將耳垢鬆脫吸出。使用時可能造成部分患者感覺疼痛,且吸管的刺耳聲或者內心恐懼而使得頭稍有移動 ,造成吸管損傷耳道甚至耳膜。

較不適用於細小沾黏或是靠近耳膜上的耳垢異物,易造成外耳道皮膚受傷,導致紅腫疼痛甚至流血。 

耳滴劑

耳滴劑常與其他器具搭配使用,用意是在軟化黏附在耳道深處的乾硬耳垢,常見的成分有嬰兒油、礦物油、小蘇打水、雙氧水、或其他耳垢軟化專用成分。

耳燭

不建議使用。將使用蜂蠟製成的中空蠟燭一端插入耳道內,另一端點火製造負壓將耳垢吸出。在有限的臨床試驗中並無明確成效,且風險過高。

洗耳

歐美常見的耳垢或異物清潔方式,透過專用器具將溫水打入耳道內將耳垢洗出。

對於耳道流膿、細小耳垢或異物效果極佳,但使用前應先檢查耳膜狀況,不適合耳膜原有破洞、受損及耳膜手術過的患者。